冬去春來,又到了野外郊游、池邊觀鳥的季節,每到這些時刻,得到成長都會組織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孩子和家長在大自然中探索。
無論是山間觀猴、池邊觀鳥或者戶外觀星,使用最多的設備就是雙筒望遠鏡。

正因為雙筒望遠鏡不僅僅適合在活動時使用,平時家庭出游、野外聚餐甚至旅游外出之時,雙筒望遠鏡也適合登高觀景的使用,但由于望遠鏡的特殊性,因此一直以來都有許多家長咨詢雙筒望遠鏡的選購,為了解答家長的疑惑,得到成長寫了此文來幫助家長們根據自己情況挑選適合的雙筒望遠鏡。
普通的雙筒望遠鏡按照結構劃分,可以劃分為保羅式和屋脊式,保羅式的結構簡單,性能、價格都不錯;屋脊式是在保羅式的基礎上加以改進,使用了半透濾鏡組,縮小了雙筒的體積,但是由于透光性有損失,所以在同等亮度下,目視的畫質效果要比保羅式的差一些。
屋脊式的優勢:結構緊湊、小巧輕便;
屋脊式的劣勢:畫質比同價位保羅式要差;
保羅式的優勢:畫質好,透光性高;
保羅式的劣勢:體積較大;
對于普通家庭而言,如果對體積有需求的,可以選購屋脊式雙筒;如果覺得大一點無所謂,可以選購保羅式雙筒。
家長們在選購雙筒望遠鏡時經常會被各種參數看花了眼,其實雙筒最重要的參數除了價格之外,就是口徑與放大倍率。
雙筒的口徑與放大倍率通常會在望遠鏡的鏡身上標注出來,比如博冠 7*50 雙筒,較小的數字表示望遠鏡的放大倍數,即 7 倍;50 表示望遠鏡的口徑,即這個望遠鏡是 50mm 的口徑。
有些人會被數字所迷惑,認為望遠鏡的放大倍數、口徑越大越好,其實不然。放大倍數越大,需要的穩定性就越高,正常人手持望遠鏡進行觀測的話,5 倍太小了會覺得看不過癮,10 倍又會因為手酸造成的晃動影響觀測效果,所以通常以 7-8 倍為宜。
那么望遠鏡的口徑是不是越大越好呢?其實也不然,越大的望遠鏡重量就越大,重型雙筒望遠鏡的口徑可能達到 80mm 甚至 200mm,如此龐大的望遠鏡已經不是手能穩定舉著觀測的級別了,需要三腳架來進行穩定才能很好的觀測。所以通常家用雙筒望遠鏡,口徑以 40-50 為宜。
對于林間觀鳥、戶外郊游的情況,由于戶外光線較亮,所以屋脊式的亮度損失影響并不大,反而是小巧輕便的屋脊式更加方便。
其他品牌的 8*42 版本產品質量都差不多,無非就是牌子原因價格有所不同,有需要家長們可以根據需求自行搜索購買。
以天文觀測、戶外觀星為主,或者不在乎體積的家庭,更推薦的是保羅式的 7*50 型號雙筒望遠鏡,常見的博冠獵手 2 代 7*50 雙筒,是一款在天文愛好者中持有量可能最高的雙筒望遠鏡,良好的性能配上不高的價格,俘獲了大部分人的芳心。
7 倍的倍率不高不低,非常適合手持觀測;50 的口徑不僅聚光力比 42 口徑的屋脊式更強,而且保羅式透鏡光線損失小,畫質和亮度都比屋脊式低,因此更適合在亮度較低的黑夜進行觀測。
對于特別土豪的家庭,可以選擇加錢的方式獲得更好的體驗,比如選購帶有電子增穩系統的雙筒望遠鏡,望遠鏡內置的穩定系統可以幫助手抖產生的晃動,達到高倍數也穩定的效果。
使用望遠鏡時需要注意幾點。
第一就是不要用手直接碰鏡片,因為手上的油脂與灰塵會對鏡片的鍍膜造成損傷。
第二就是不要被雨淋,望遠鏡都帶有略微防水的功能,意思是偶爾淋一下毛毛細雨沒問題,回去用干毛巾擦好就可以了,但是雨勢較大時還是不要使用為妙。
最后如果望遠鏡臟了,需要和鏡頭一樣用氣吹吹走灰塵,再拿細膩的眼鏡布或鏡頭紙由內到外螺旋式擦拭。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夠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的雙筒,如果有不明白的也可以詢問我們老師。